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院级比赛的通知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3-19 】

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给2024年中国国际创新大赛参赛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特举办西安财经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内赛。现将院级比赛赛程安排具体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总体目标

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盛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三、主要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参赛要求

本次大赛包含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及国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国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具体安排将后续行通知。

(一)参赛人员要求

1、参赛团队负责人(申报人)须为西安财经大学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学生)或毕业5年内全日制学生(即2020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学生)。

2、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35岁(19903月1日及以后出生)

3、允许跨校组建参赛团队,鼓励跨院系、专业组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

(二)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2、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

(三)高教主赛道

1、参赛项目类型

1)新工科类项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2)新医科类项目: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设备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3)新农科类项目: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4)新文科类项目:文化教育、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财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5)“人工智能+”项目:聚焦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符合“人工智能+”发展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根据 “四新”“人工智能+”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2、参赛组别和对象

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项目发展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创业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设置参赛项目类型。

    3、其他说明

1)参赛项目的学院归属认定,以参赛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为准,且代表的学院具有唯一性。

2)所有参赛材料和答辩原则上使用中文或英文。

(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1、主要目标

不断拓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时代内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厚植家国情怀、扎根中国大地,用创新实践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将个人奋斗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2、参赛组别及对象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同时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具体要求如下:

院级比赛赛程安排

校内赛分为院级比赛、校级比赛两个赛程。院级比赛安排如下:

学院赛:

各参赛团队首先参加院级比赛,各学院负责初审本院参赛对象资格,院级比赛的路演环节专家评审团队由学校指派的两名校外专家及各学院自行邀请的专家组成。请各学院于3月20日-4月20日完成学院动员及院赛组织工作,并于421中午12:00前将《西安财经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推荐汇总表(附件1EXCEL版和加盖学院公章的PDF 版及学院初赛资料(学院大赛方案、院赛路演照片、院赛通讯稿、院赛总结等)发送至创新创业学院邮箱:cyy@mail.xaufe.edu.cn 各学院汇总表中推荐校级参赛项目数量申报任务指标的10%,各学院申报数量及学院初赛各项材料将作为优秀组织单位考核参考。

系统报名:

国家报名系统开放时间待省教育厅通知后,各学院需参照《西安财经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任务指标》(附件2)组织各参赛团队须在系统中完成报名。

(三)赛程安排

1320日至420学院动员、院级比赛

242112:00各学院提交校赛推荐名单;

34月23日12:00前:各学院推荐项目填报校级双创管理平台参加校级网评。

4、校级比赛后续另行通知

六、工作要求

(一)宣传发动。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确保参赛师生充分了解大赛、积极参与大赛。

  (二)协调组织。各学院要统筹协调学院教学、学工和团委等相关职能处室共同参与,组织做好院级比赛赛和校级参赛项目推荐工作。

(三)提供支持。各学院要做好院级比赛组织工作,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四)扩大共享。各学院要结合学校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依托各级各类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基地、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等平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和落地转化。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29-85213950

附件:

1、西安财经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推荐汇总表

2、西安财经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任务指标


                                             西安财经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组委会

                                         2025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