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潜能,创新创业学院充分利用学校实训月探索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积极构建实践育人平台,深入推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把实践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一、 专创融合,把教学改革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就要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各个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强化创新创业协同育人。
创新创业学院围绕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我校实际,积极开展创新理论课、创业实训活动,突出对学生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审美与创新》课程是学院探索的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实训课程,该课程积极探索改变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课堂,增加课堂趣味性与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课程以项目式跨专业小组合作方式考核,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让学生将自己专业与创新思维训练结合,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使学生们学以致用,获得跨专业团队协作等更加综合锻炼。
二、创赛一体,把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
创新创业学院将举办中国“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战演练。深入实施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各专业类科技创新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创新创业类赛事,让学生在兴趣特长与专业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感受创业实践,培养创业意识,磨炼创业能力。
在“互联网+”大赛实训中,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发挥我校专业优势及自身智力资源的优势,鼓励青年学子积极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精准扶贫脱贫、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并实践“互联网+”大赛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滴灌式”“浸润式”“体验式”的思政教育模式起到重要作用。依托“红旅”活动把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
三、产学研协同,把产教融合基地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
为解决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学院重点加强我校产教融合基地建设,着力补齐实践教学短板,努力改善我校实践教学条件。同时,把社会优质资源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力量,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壁垒,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教学资源引进学校。目前基地拥有多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各团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充分实训月,以各类学科竞赛为导向,以创新训练项目为驱动,开展学术探索、专业学习、比赛培训等多项实践创新活动。学院和基地为每个团队提供了实验室和创新平台,提供了活动资金和硬件设备,有力地支撑了团队活动。各团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充分发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
“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主体,在体系构建、平台搭建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关键主导作用。” 创新创业学院将在学校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丰富实践育人内涵,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中增长真才干;不断增强实践育人合力,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不断创新实践育人方式,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实训环节之中,构建与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